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指公共場所的發證監測、復證監測和經常性衛生監測。發證監測和復證監測是指對公共場所經營單位的衛生狀況進行監測,評價其衛生狀況,確定是否發放衛生許可證。經常性衛生監測是指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在取得為生許可證之日起,至下次復核為生許可證之間的一段時間內所進行的衛生監測,監測衛生狀況達標情況,促使衛生狀況鞏固提高。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指標有CO、CO2、氨、甲醛、照度、新風量、噪聲、溫度、濕度、風速、臭氧、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可吸入顆粒物、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等。
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機構都是可以為我們提供不同設備的檢測,但是因為潔凈室的情況不同,所以肯定選擇的設備也是要考慮清楚,需要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挑選才行。所以我們挑選第三方合作機構的時候,需要要特別注意好對方的水平,以及可以提供的潔凈室第三方檢測設備都有哪些。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確保好相應的檢測效果,讓我們確定好潔凈室的實際情況。相應的監測點布置工作也是要特別注意好,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檢測點需要要距離地面一米左右的距離,而且每一個檢測點的距離大概在半米到兩米左右為佳。
在第三方實驗室檢測中,需要檢測的內容是由多個方面組成的,每一個檢測步驟都是有區別的。1、調查房屋建造信息資料。包括:查閱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設計圖紙、施工記錄、工程竣工驗收資料,以及能反映房屋建造情況的其他有關資料信息;2、調查房屋的歷史沿革。包括:使用情況、檢查檢測、維修、加固、改造、用途變更、使用條件改變以及災害損壞和修復等情況;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是廠房檢測內容的一部分,因為廠房檢測還包括結構性檢測,抗震檢測。因為廠房檢測還包括結構性檢測,抗震檢測。
隨著消費者的室內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成為人們判斷室內環境污染程度的標準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場和利益的驅動,有些第三方實驗室檢測隊伍并不規范,所以消費者在挑選檢測人員時,要擦亮自己的眼睛。1、不光看價格:有些檢測人員利用消費者省錢的心理,以極低的價格誘惑消費者。還虛報室內環境污染程度恐嚇消費者,然后高價進行室內環境污染治理產品的推銷和凈化治理,而且治理時按照房間面積收費,因此,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2018年修訂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對公共場所的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水質、采光、照明、噪聲、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等進行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檢測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并且應該按照相關規定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消費者可通過查看衛生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衛生檢測報告等了解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公共場所經營者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檢測。
第三方實驗室檢測的要求可大致概括為五個方面。(1)代表性:采樣時間、采樣地點及采樣方法等需要符合有關規定,使采集的樣品能夠反映整體的真實情況。(2)完整性:主要強調檢測計劃的實施應當完整,即需要按計劃保證采樣數量和測定數據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連續。(3)可比性:要求實驗室之間或同一實驗室對同一樣品的測定結果相互可比(4)準確性:測定值與真實值的符合標準。面對實驗室檢測單位、單位越來越多,水平也良莠不齊的現狀,消費者只需掌握一些基本原則,還是能夠在眾多檢測隊伍中篩選出“正規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