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項目: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另發),普查的污染物要點為對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義的污染物:廢水:廢水流量、pH、化學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汞、鎘、鉛、砷、總鉻(或六價鉻)、氰化物、總磷;廢氣:廢氣流量、煙塵、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對各類污染源,上述污染物在其對應的國家行業排放標準中有規定的,或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相應的控制項目指明規定了工藝過程和行業的,進行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未(wei)明確(que)(que)規定(ding)的,根據污(wu)染(ran)源特點(dian)和(he)排污(wu)情況(kuang)從上述項目中確(que)(que)定(ding)需監(jian)測的污(wu)染(ran)因(yin)子。
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項目:溫度、相對濕度、噪聲、照度、靜壓差、換氣次數、氣流流向、送風量、潔凈度級別、圍護結構的嚴密性、排風高效過濾器檢漏、送風高效過濾器檢漏、生物安全柜垂直氣流平均速度、生物安全柜工作窗口氣流流向、生物安全柜工作窗口氣流平均速度、生物安全柜工作區潔凈度、生物安全柜箱體送風量、生物安全柜箱體靜壓差、生物安全柜箱體嚴密性、生物安全柜手套口風速、生物安全柜噪音、生物安全柜照度。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依據:GB 50346-2011《生(sheng)物安(an)全實驗建筑(zhu)技(ji)術規范》GB 50591-2010《潔(jie)凈室施工及驗收(shou)規范》
大家都知道開酒店、旅館、美容美發店等,要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它的出鏡率可是非常高的,不僅是作為基本的衛生條件,同時也是達到衛生標準和要求的重要標志。關于這方面的小知識吧,為什么是“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九條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在經營期間應當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對公共場所的空氣、微小氣候、采光、照明、噪聲、顧客用品用具、水質等進行衛生檢測,檢測結果以報告形式體現出來并具有一定法律效應的,出具的報告則被稱為“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報告”。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初國家標準委員會發布了《消毒劑穩定性評價方法》等一系列國家標準,分別規范了消毒劑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金屬腐蝕性和消毒效果,以及消毒劑生產企業的生產條件。10月1日起,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這些標準將正式實施第三方公共衛生檢測GB/T 38504-2020噴霧(wu)消(xiao)毒(du)(du)效果評(ping)(ping)價(jia)(jia)方(fang)法(fa)GB/T 38503-2020消(xiao)毒(du)(du)劑良好生產規(gui)范(fan)GB/T 38496-2020消(xiao)毒(du)(du)劑安全性毒(du)(du)理學(xue)評(ping)(ping)價(jia)(jia)程序和方(fang)法(fa)GB/T 38498-2020消(xiao)毒(du)(du)劑金屬腐蝕性評(ping)(ping)價(jia)(jia)方(fang)法(fa)GB/T 3849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