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項目: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另發),普查的污染物要點為對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義的污染物:廢水:廢水流量、pH、化學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汞、鎘、鉛、砷、總鉻(或六價鉻)、氰化物、總磷;廢氣:廢氣流量、煙塵、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對各類污染源,上述污染物在其對應的國家行業排放標準中有規定的,或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相應的控制項目指明規定了工藝過程和行業的,進行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未明確(que)規定的(de),根據污染(ran)源特點和排污情況從上述(shu)項(xiang)目中確(que)定需監(jian)測的(de)污染(ran)因子。
什么單位可以出具檢測報告:公共場所經營者不具備檢驗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具有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對其進行檢測。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頻次規定:檢測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檢驗檢測報告應當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以保障消費者擁有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環境。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二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申請衛生許可證,應當提交實驗室衛生檢測或者評價報告。
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是指人群經常聚集、供公眾使用或服務于人民大眾的活動場所,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反應一個國家、民族物質條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根據國務院1987年4月1日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能依法進行衛生監督的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它們(men)有共(gong)同(tong)的衛生(sheng)學(xue)特點(dian):人口相(xiang)對集(ji)中,相(xiang)互接觸頻繁,流動(dong)(dong)性(xing)大;設(she)備物品(pin)供公眾重復(fu)使(shi)用,易污(wu)染;健康與非(fei)健康個體混雜(za),易造成疾(ji)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傳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dong)(dong)性(xing)大。
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包括:營業性電影發行、放映;歌廳、舞廳、游藝廳、臺球廳等文化娛樂場所營業性活動等。第三方實驗室衛生檢測項目:溫度(du)、相對濕度(du)、風速、二(er)氧化(hua)碳(tan)、一(yi)氧化(hua)碳(tan)、甲醛、可吸入顆粒物(wu)(wu)、空(kong)氣細菌數、動態噪聲、新(xin)風量、照度(du)。檢(jian)測(ce)依據:GB 37488-2019 《公共(gong)場所衛生指標(biao)及限(xian)值(zhi)要求》GB/T 18204.1-2013 《公共(gong)場所衛生檢(jian)驗方法第1部(bu)分(fen):物(wu)(wu)理因(yin)素》GB/T 18204.2-2014 《公共(gong)場所衛生檢(jian)驗方法第2部(bu)分(fen):化(hua)學(xue)污染物(wu)(wu)》等(deng)